网站首页 > 包装设计> 文章内容

岭南鲁班”让世界为“中国设计”点赞

※发布时间:2017-10-8 19:34:0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金秋时节,又一届文化艺术盛会在与玉渊潭毗邻的中华世纪坛举办——9月21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国教育部、文化部、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国际设计周”正式启幕。本届国际设计周被称作“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周”,其主题展览展示了中国当代部分位居前沿的传统家具品牌,和在业界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推出的作品。其中,享有“岭南鲁班”称谓的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伍炳亮携国宝级海南黄花梨、宫廷款式小叶紫檀精品重器亮相中华世纪坛,令来自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参观人士为之点赞。

  “进入伍氏兴隆展位,就像来到一个海南黄花梨家具艺术博物馆,从门口素面顶箱柜架几案,到里面的书房家具、翘头案上一对 出人头地 台屏,美丽花纹亮眼,隐隐暗香扑鼻;家具秀丽的线脚、身架传递明式风韵,面板变幻的鬼脸透露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词:太赞了!”

  “从伍炳亮先生黄花梨家具看,既体现了对自然造物的尊重,也让人看到中国传统家具上千年的发展脉络。既有明式韵味,也有在沿袭苏作、广作、京作风格基础上,承接宋元家具的庄重谨严、仪态隽秀或雄阔奔放之美。设计制作这样的家具,一般匠人难以胜任,一定得是有见识、有思想的大师级艺匠。”

  “近几年市场上有冒充黄花梨的材料,打着黄花梨旗号,了黄花梨名声。来到伍氏兴隆,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黄花梨;看了伍炳亮大师的作品,才明白中国家具和中国设计到底美在哪儿。”

  来设计周主题展区参观的,大多为喜欢中国传统家具的人士,从他们对伍氏作品做出的评价看,大多都是行家。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一行仔细参观了伍氏兴隆展位后认为:伍炳亮先生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明式黄花梨家具神韵,又将现代人生活习惯、审美风尚融入其设计思想,在突出黄花梨自然天成之美的同时,洋溢着人文之美,每件作品皆可圈点,欣赏其作品,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晚七点过后,市副市长王宁,文化部党组、部长助理于群,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等领导嘉宾参加完设计周开幕式,来到伍氏兴隆展厅,参观了这里的黄花梨家具,现场观摩了伍炳亮“可拆解家具”活榫活卯结构,对其家具作品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予赞赏。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家具专家明,与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岩也闻讯来到伍氏兴隆展位。明从“大国工匠”和对家具设计制作孜孜以求的角度,赞扬伍炳亮是大国工匠最真实的写照,是引领行业潮流人物。海岩曾出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收藏了不少伍大师的作品。看了这次参展作品,他认为伍先生设计的家具不让古人,无疑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参加本届设计周的有来自国内外近400位设计艺术领域精英。不少外国人士慕名来到伍氏兴隆展位。

  “这就是中国有名的黄花梨吗?这些家具太漂亮了!”两位来自美国的年轻女士在伍炳亮先生设计的“出人头地”黄花梨台屏前驻足欣赏,发出赞叹。伍氏兴隆副总经理伍振兴先生用英语向她们介绍了黄花梨产地、自然之美,明式家具艺术之美,以及鉴赏黄花梨家具的要领。之后,又陪同两位女士来到小叶紫檀百宝嵌九屏风地座屏和大红酸枝宝座前,详细介绍道:“这件大屏风和前面的两组宝座都是参照故宫家具风格设计制作的。其中的同款宝座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会见总理特鲁多坐的就是这套宝座沙发。”

  伍炳亮先生此次带到国际设计周的近五十件作品,大部分为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材质,它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明式家具设计——明式家具代表了人类家具设计艺术的巅峰;同时也融入了当代艺术大师的设计思想,代表了传统家具发展至当下的前沿水平。

  业界熟知的是:伍炳亮先生的家具作品以跨越明清两代风格并最终形成了个人设计风格。这次除了黄花梨家具之外,他还带来了源于宫廷款式的小叶紫檀重器,以“木中之王”小叶紫檀制作的精品巨制、彰显皇家风范的“宫廷屏风”系列——镶玉花卉百宝纹九屏风地座屏。据故宫家具研究专家胡德生介绍:地座屏通常指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按插屏数分为独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式)、五扇、七扇、九扇等。中国古代常用它作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借以显示高贵和。大型地座屏一直以来都代表着、财富和社会地位,在宫廷里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这件“镶玉花卉百宝纹九屏风地座屏”作品是伍炳亮先生在继承宫廷家具风格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而成,九扇取“九五”之意,整体用料奢华、大气磅礴,堪称业界“年度重器”。在今年5月中旬深圳举办的文博会上,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特别金。

  对于伍先生此次应邀参展的作品,有设计艺术评论人士评价说:“从伍炳亮先生的这些作品,可以读出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史。文化和历史并非写在木头表面,而是被设计师充分之后,融会贯通,化入了他的作品当中。伍大师借助于传统名贵硬木为载体,通过黄花梨这种国宝级特殊材质,以既简约质朴又凝练厚重的设计语言,传达出丰富的对中国文化的内在体验。又通过紫檀这种历史上宫廷御用材质,通过变化多样的纹饰图案布局,以及对珍贵的宝玉石的镶嵌使用,表现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财富增长带给的豪奢富足的特殊心理体验。看似迥异的设计语言和作品风格,暗合了当下人们在物质文明、享受和审美需求方面的多样化选择。”

  当然了,熟悉伍炳亮大师的人知道,这里展示的家具相对于伍大师从业四十年来推出的一千三百多款作品来说,只算冰山一角。位于广东台山的“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不久之后即将落成开馆,对伍大师作品着迷者,届时可前往参观品读。

  9月21日午后,赶在本届设计周开幕之前,世纪坛一楼大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论坛。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今日设计之——新中式,到底有没有式?能不能成势?”新浪家居总编戴蓓主持论坛,参加文坛的嘉宾分甲乙两方,甲方为传统家具领域的代表伍炳亮(中家协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团常务、伍氏兴隆创始人)、松(中家协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张文海(中国美联家私副董事长),乙方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著名设计师仲松、彭文晖、于山(同时为学者、策展人)等。

  乙方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新中式设计具有自己的“式”,而且初步成“势”;传统家具尤其在雕刻纹饰方面,其设计语言不具备世界性和当代性,从设计到制作缺乏那样的可操作“标准”,传统家具发展需要向“新”靠拢。

  面对乙方咄咄逼人的观点,代表甲方的伍炳亮、松、张文海稳扎稳打进行论辩,做出回应。松引用伍炳亮先生20年前提出的传统家具设计制作要讲求“型艺材韵”的观点,认为有的标准,中国有中国的设计标准,而且型艺材韵这样的标准作为一种行业集体心理尺度,在中国传统家具领域是一直普遍存在的……

  嘉宾们围绕上述中心论题相互质疑、各自表述,论坛扎扎实实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种饶有趣味的场面,让人不禁想起伍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家具“型艺材韵”的论述,20年来对传统家具整个行业产生的深刻影响。而纵览伍炳亮近40年来家具设计与制作实践,正可谓实践出真知,而且其间体现了“知”和“行”的高度吻合和统一。正如有评论人士评价的那样:伍炳亮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在传统家具领域完成了从收藏、修复、高仿、改良到创新的过程,提出了以型、艺、材、韵为准则的传统红木家具评鉴标准,通过对传统红木家具进行高仿、改良与创新设计,建立了传统红木家具经典在当下的实样体系,并最终形成其个人设计风格。

  论坛结束时,大家最终达成一个共识:中国家具设计仍处在变动不拘的进程当中,做传统家具者在坚守传统中不断尝试着创新,如伍炳亮先生那样,不拘泥于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而在做“新中式”设计者,同样在时时关注着传统家具的发展,需要从中汲取营养,找准继承和创新的径。

  亦如伍炳亮先生所说的那样:“从传统到新中式,为什么有的让人喜欢,有的让人厌弃?家具设计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样,需要有一个方向,如果丢掉传统根基一味求新求异,就可能茫然无措,失去方向。我们应该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家具设计本质性的东西,不管是做传统还是新中式,这都有助于我们找到方向。”这或许正是业界应该获得的一种。文并摄/蔡之岳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