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离世界城市还有多远(组图)

※发布时间:2019-5-30 8:16: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日益加剧,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战略选择。时代的发展要求将首都建设成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在近日由市社科联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联合举办的“世界城市:发展新目标”论坛上,来自北大、、、北师大、首师大、首经贸等单位的学者及市委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市社科联所属相关学会代表等就“亲历百国社会考察,借鉴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基于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主导产业定位”,“建设世界城市的空间模式”,“——从人文奥运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设的新区域主义”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发言,对建设世界城市颇有意义,本刊现择精彩观点刊发于此。

  建设世界城市是市委市在首都发展新阶段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世界城市既是一个指标体系,又是一个奋斗目标,更是一种胸怀、一种视野、一种境界。加强对世界城市的研究,为建设世界城市服务,是首都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拿出更有针对性、学和力的研究。

  第一,要把研究世界城市的外在与研究世界城市的成长过程、成长规律结合起来。我们建设世界城市既要认真研究和梳理世界城市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研究世界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世界城市的基本情况研究清楚。同时,更要重视研究世界城市的产生背景、成长脉络和发展径,总结它们成为世界城市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经验,从中提炼出真正能为建设世界城市借鉴的思和政策措施。

  第二,要把对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对世界城市发展愿景的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已有世界城市的基本形态,从各个方面列出详细的指标体系,以便能够分析自身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更要着眼未来、立足长远、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深入研究世界城市的未来模式和发展愿景。世界城市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绝不能简单模仿、复制已有世界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径,做亦步亦趋的跟随者,而是要充分发挥优势潜力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赶超者。

  第三,要把研究世界城市的一般特征与研究自身的特性结合起来。世界城市有共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打造的世界城市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能够充分展现人文、科技、绿色内涵的世界城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上奋勇前进,有着自己的独特血脉、肤色和底蕴的世界城市。因此,我们要在研究世界城市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注意结合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城市魅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世界城市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建设世界城市是一个长远的任务,世界城市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化和推进。

  什么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深厚底蕴和显著特征?我认为,那就是人文。人文包含四大支柱,即改善民生、文明、繁荣文化、构建和谐,这四大支柱勾画了人文总体发展的目标。围绕人文的目标,市还提出十大工程,即民生保障工程、社会核心价值工程、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城市文明建设工程、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工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这十大工程是从文化领域、从人文的角度世界城市的一个很好的奠基工程。

  上个世纪末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最主要的指向就是要解决文化和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反映界城市研究领域,就是人们对文化的关注越来越突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世界城市整体指标体系,总体来说,是一个经济性的指标、技术性的指标。过去我们提到发展,想到的总是经济。现在我们看到联合国和全世界众多的学者和机构都认为:文化作为发展的手段尽管非常重要,但是它终究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手段或者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我们过去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从根本上了关系。应该看到未来的发展中,经济的确是极为重要的,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进步才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标。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我想在有一个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总体思。所谓“两轮驱动”,就是高新科技的技术发展和文化的共同发展,构成创新型城市的“车之两轮”。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成文化发展的“鸟之双翼”,要两翼齐飞就不能光有经济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外还要构建满足纳税人享有的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如何认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是时势造就的。从人类文明史看,不同的文明在其黄金时期都产生过不同的世界城市,如雅典、罗马、唐长安等。世界城市并非一成不变。总体说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城市的界定是相对的。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与城市规模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规模大的城市不见得是世界城市。世界城市不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包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在内的世界城市,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如竞争力问题、产业创新问题、空间质量问题、管理和公平问题等。

  从国家战略来看,需要提高自己在全球城市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这是必须要做的。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40年,必须要率先完成后工业化的产业转变,改变城市发展模式。为此,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看,必须面对人口快速增长的可能。由于人口和的压力,未来40年发展面临的挑战肯定要远超过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这是建设世界城市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其次就是水资源。

  在文化上,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近千年都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目前旧城历史遗存不足1/3;二是占有旧城大部分的是中央、及相关设施;三是旧城区位复杂,影响中央行政职能效率,造成交通的拥堵;四是中央机关的用地需要仍然旺盛。因此旧城的方向,除了努力历史遗存外,还需要考虑如下内容:即调整旧城的战略,突出中央职能;突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尽可能减少功能混杂;旧城的水系和城郭。

  在区域发展上,需要考虑构建以为核心的特大城市地区的格局,要积极推动与外围地区,特别是与东南部相邻的天津、有关省、市的合作,这是解决土地、资源、人口压力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另外就是发展的区域,特别是加强区域的水资源、水的、管理工作,进而解决特大城市地区发展需要的水资源问题。

  世界城市是世界主流人群在心目中的一种感受,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地”标准:一是国际旅游者的目的地;二是跨国公司办事处的选择地;三是国际组织官员退休后的居住地,如大多数国际官员退休后首选在巴黎居住。这不仅是客观的评价标准,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首先,尚没有一个良好的水系,今天永定河已断流,潮白河2007年也首次出现断流,湿地已不复存在,村前池塘已绝迹。所以建设世界城市的首要任务是大大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恢复地下水位,恢复断流的河流、干涸的湿地和消失的池塘,建成自己的水系。

  其次,在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方面已达到要求,但目前尚无有重大影响的国际组织总部。全力做工作,争取已有办事处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总部在京落户。同时,应以世界城市的设计、建设好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中可能的国际高端会议会址。

  还没有世界影响的英文和英文(包括设在的);极少诺贝尔获得者,美国、英国和等国科学院院士和奥斯卡金像获得者等世界知名的科技文化人士居住。尚无较具规模的京籍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馆,也没有一部以为背景的世界著名小说或剧目。先把香山的曹雪芹纪念馆建成世界知名的文化名人纪念馆。

  同时,界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借鉴其他世界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不能重蹈旧辙,要有所创新。

  第一,不能“摊大饼”式的无限扩张。像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都有盲目扩张后不得不收缩的教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浪费和社会动荡。

  第二,不能重复“好区”和“差区”的建设模式。纽约、伦敦和巴黎在其世界城市建设中都采取了“好区”——豪华住宅区和“差区”——贫民区区别发展的建设模式,然后再做调整,如纽约的哈莱姆区、伦敦的东区和巴黎的18区。的世界城市应尽可能均衡发展,减小区域差别,逐步消灭“城中村”,并特别注重城乡结合部的发展。

  第三,传统文化老城区。内、外城老区现存老建筑仅余不到40%;原有胡同3000多条,现已不足500条。因此,应借鉴巴黎经验,遵循“分级、展现旧貌;逐步维修、修旧如旧;保持外观、内部”的原则加以,不能大拆大建。

  第四,避免城市核心区“空心化”的反复。在巴黎、伦敦和东京的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都发生过核心区老城“空心化”的现象,巴黎的核心区人口最少时仅200万。随着公共交通的改善和房价趋于合理,现在这些城市都发生了回迁的现象,应避免这种带来经济损失和居民不便的反复。

  第五,加强文化包融性,避免新建教、民族区域。纽约、伦敦和巴黎界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形成了教和民族的聚集区,这本来与世界城市的是相悖的,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现在这些城市都在努力改变,应该借鉴。

  从经济的角度看,城市能级取决于城市产业结构,塑造世界城市的过程亦即城市产业体系的重组过程。因此,应根据世界城市的功能确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战略目标。

  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承担发展战略的制定等决策职能,对分散于各地的机构和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世界城市由于特有的资源和优势吸引企业总部的集聚,因而成为全球生产管理和控制中心。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的首都优势及科技、人才、信息、基础设施、文化等优质资源条件,已经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集聚。未来应吸纳更多的企业总部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向集聚。

  实践经验表明,金融业的创新和管理等高端职能向少数金融中心的集聚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趋势,世界城市必然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从首都经济的角度来看,金融业是现代首都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都经济的依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首都而言,金融中心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与管理。金融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和国内外都有利于成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业应成为的主导产业。

  信息技术的国际扩张是国际间经济活动联系的技术支撑,因此,对全球化经济的管理和控制需要世界城市成为全球信息中心。同时,信息化是提升城市能级的技术条件,作为信息中心的世界城市,需要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能够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对外辐射能力。在城市信息化过程中,一方面信息技术对城市经济各产业的渗透,能够提高城市整体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作为支撑信息化的物质基础的信息产业应成为城市主导产业。也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区位优势。因此,信息产业应成为的主导产业。

  城市文化及其所体现的城市魅力和个性成为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以知识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城市一般具有文化魅力和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科教资源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和优势。因此,应该建成富有文化魅力的世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应是的主导产业。

  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可分为“市场模式”和“规划模式”两种。“市场模式”是主要通过市场力量引导而自然发育的世界城市形成模式,“规划模式”强调界城市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建设世界城市应按照主导型模式发展。从建设世界城市的国家经济背景来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而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一般都是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规划模式和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民经济背景决定了建设世界城市,还应该重视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世界城市的理解开始由静态转向动态。泰勒(Taylor)强调基于“过程”而非“地方”来理解世界城市,提出“世界城市网络”的概念。世界城市不再被静态地理解为控制中心,而是理解为网络化这样一个过程。一方面它打破了基于等级体系的世界城市观念,认为世界城市并不必然存在等级体系。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网络从本质上认同所有城市都受全球化、网络化的影响,都有潜力整合进入全球网络,并不存在那些“独一无二”的城市。世界城市被看作是彼此连接的网络体系中的“全球服务中心”,可以使用全球生产服务(包括金融、保险、会计、广告、法律、咨询等)企业办公机构的全球网络来描画世界城市网络。

  然而,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对世界城市的理解都要有一个区域的视角。受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影响,全球城市化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即城市发展的区域化。一方面城市的地域扩张不断向郊区扩散和再集中,形成多中心的区域城市形态;另一方面,在区域范围内,城镇群体化发展并形成由多个核心城市组成的连续城市化区域,即大都市区(带)或大都市圈。从区域层面来看,现有的世界城市,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其发展都有一个支撑其发挥控制职能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区域。纽约在全球经济的控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美国东海岸大都市带的强大支撑,而东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则主要来源于东京大都市圈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经济带的强大经济基础。甚至一些世界城市(比如荷兰兰斯塔德)的发展表明,世界城市的职能往往并非集中在一个重要的城市,而是在区域的核心城市间分散融合,形成高度整合、一体化的区域体系。由此看来,建设世界城市首先是建设世界城市区域,必须是以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优势互补为基础,必须依赖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整体发展。

  建设世界城市的空间模式:在市域层面为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在区域层面为构建区域城市网络。所谓网络化大都市是一个以有形和虚拟的网络为支撑,具有多中心、多节点的城市区域。各个中心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彼此既竞争又合作,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且平等地分享和参与地方网络,同时又与全球城市网络相连接。在区域层面要依托京津冀地区,构建区域城市网络,以连接世界城市网络。建设世界城市需要从更广大的区域范围出发考虑构建一个区域网络。要成为世界网络中的高层次节点,就离不开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作者为大学教授)

  通过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随之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的“人文、科技、绿色”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市委市明确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科技、绿色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世界城市:发展新目标”论坛,是市社科联落实市委市关于建设世界城市重大部署的系列行动之一。除此之外,市社科联还资助出版了《:世界城市》一书,并正在积极组织首都专家学者开展“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努力方向研究”,“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重点及对策措施研究”,“从奥运城市到世界城市研究”,“建设世界城市与城乡结合部党建研究”,“世界城市背景下市民人文素质提升研究”等一批与建设世界城市有关的重点课题攻关。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社科联还将推出一批与建设世界城市相关的学术活动,包括以“建设世界城市与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为主题的2010文化论坛,以“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为主题的2010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世界城市基础”为主题的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等。社科联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型的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在首都社科专家、部门和相关人士之间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整合社科界优质资源,共同为建设世界城市,实现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梦见回家的路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