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摄影> 文章内容

在镜头中寻根——雪花携手大众倾听中国古建的诉说

※发布时间:2019-5-17 22:44:2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对于21岁的安徽小伙儿王轩来说,如果不是参加”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缘故,他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乡多么让人迷恋。“17万余幅的参赛作品里,拍摄徽派建筑的作品达到了五分之一,而且有些作品所拍摄的地方,甚至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徽州人都不知道的。”

  欣喜的不止是王轩,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研究和工作的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老先生,一提起中国古建筑,就会谈起灰瓦白墙马头墙的徽派建筑,而参赛作品多达17万余幅,亦让老先生深感过去几年里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干了件大好事。

  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个突破1000万吨并连续七年全国销量第一的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原本是和中国古建筑不相干的。但就是这样一家销售啤酒的公司,却凭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与大学建筑学院结缘。自2008年开始与这所知名高等学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启动“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出版计划,以“古建五书”形式逐年推出一套以中国古建筑为主题的、面向大众的建筑普及读本。已出版的《五书》、《民居五书》、《装饰五书》,凭借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广大受众对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配合“古建五书”出版举办的“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则在今年4月迎来了第四届的启动。

  前三届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宣传上并不,或者说有种欲诉还羞的感觉。而且基本上是围绕“五书”出版举行的带有主题性质的配套摄影大赛。像第一届以拍古建筑为主,第二届围绕民居,第三届则着力于古建筑的装饰之美。即便如此,三年时间里,仍有28000多人参加了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接近17万幅,这也使得这项大赛一跃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并进而意识到中国古建筑的迫切,华润雪花于今年果断改变策略,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以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家园早已深深烙上中国文化的印记。即使无法将这些印记全部完整地留给后人,至少可以通过镜头永远地保存下来。

  策略的改变,自然带来了井喷式的效应。自2012年4月1日第四届“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启动以来,大赛通过雪花纯生古建摄影大赛官网、POCO摄影网、色影无忌、人人网进行网络征稿,并联合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和纽约摄影学院进行传统作品征集,及举办落地。让主办者欣喜的是,参赛作品居然超过了17万幅,比前三届的总和还要多,本届雪花纯生古建筑摄影大赛网络总PV值亦达到了1600多万。

  参赛作品数量的骤升,令主办者的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但主办者在繁忙之余,仍为今年能有如此大面积的由衷高兴。6月18日,在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终评现场,多达1097幅最终入围作品摆在6位评委的面前。原来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的楼庆西老先生,依然在老伴的陪同下赶到了现场。他说:“看到这么多作品,如此多精彩的画面,我为我们的老祖创造的如此绚烂的文化瑰宝感到骄傲,同时,也要向华润雪花公司表达我的。能够把一个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办得这么有声有势,吸引到这么多民间摄影爱好者的关注,我是发自内心的。”

  同样受的还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高琴女士。尽管曾参与过无数摄影大赛的评审工作,但高琴直言,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这项赛事的举办模式相当新颖。“首先参与度极高,其次直接引发摄影爱好者对自己的关注,有些恨不得把老照片都翻出来进行拍照,足见对引导中国古建筑文化在心目中的意义是有提升价值的。”

  作为摄影界的大腕,高琴从摄影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她的理解。“我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摄影者对这道凝固的音乐加以再创作时,当然要跟自然有机地结合,而能否结合得恰如其分,能否展示建筑本身所特有的美,就需要作者去深入理解建筑本身的含义,它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如果对设计者的作品没有充分的理解,其摄影作品又怎么可能打动人呢?从这个角度而言,越多的人参与大赛,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古建筑本身的含义,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会随着大赛的逐年举办收到应有的成效。想必这也是华润雪花主办这项大赛的良苦用心。”

  出生于建筑世家的旅美艺术家林铭述,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举办,与其说是一次规模盛大的摄影爱好者的盛宴,不如说是一次假摄影人之手将散落于民间的中国古建筑进行整体系统收集的过程。“这已经超越了艺术创作的范畴,集合各方力量,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一次绝好的梳理。”

  所以,基于此种考虑,林铭述表示,评委在对作品进行评审时会更考虑摄影者对建筑本身的思考,特别是如何展现建筑本身的谥镜,尤其能否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就显得颇为重要。“摄影者不要是泛泛的拍摄,要把拍摄做的更深入更有自身特色,通过摄影语言来展示建筑本身的内涵,而这样的作品自然更能打动人。”

  林铭述在向笔者表述对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参赛作品的看法时,特别提到了王轩。他笑称,王轩几乎成了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专业户”,加上这次获,王轩已经连续三届斩获大。但林铭述同时承认,这个“专业户”经过几年的历练,确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目前尚未从大学毕业的王轩告诉笔者,把自己带上摄影这条,并成为中国古建筑拍摄拥趸的便是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这个舞台。

  2010年和2011年相继凭借《岁月的印记》和《八阙》接连收获大的王轩,又在2012以一组十张的《古祠遗风》组照获得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发现”一等。

  出现在6月28日颁典礼上的王轩兴奋异常,小伙子兴高采烈地讲述了作品的出炉过程。作为生长在安徽徽州的普通少年,徽派建筑几乎成为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像。“我们那儿的村民以务农为主,生活悠闲,节奏缓慢,与城市生活反差极大。这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关注身边的。”王轩说他曾经在一次到麝县一户人家去拍摄照片,一栋明代古民居里住着一大家子人,“结果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镜头对着这家人的孩子。”

  但在从老师那里知道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后,王轩的“焦点”变了,他发现自己平时并不太在意的那些徽派古建筑其实都是历史的诉说,那种人文的感觉丝毫不亚于“人”所带来的震撼。“我家距离黟县关麓村不过十里,送个东西、拿个东西就可以去上一趟。有了对中国古建筑摄影的意识之后,我只要去到那里必然带着相机。”

  关麓村中至今仍保存有建于清代的汪氏八兄弟连体住宅,俗称“关麓八大家”。八大家规模宏大,装饰精美,为典型的清代后期徽派建筑。八大家的各个房门形态各异,分别具有不同的装饰,独具特色。经过多次多角度的拍摄,特别是对这八大家的历史有了深入了解后,王轩的一组《八阙》如愿获得“雪花纯生古建筑摄影大赛”评委们的赞不绝口,认为他的作品将徽派建筑的装饰精髓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而这样的成功经历也给了王轩极大的鼓舞。“我住在徽州的古村落里,就生活在明清建筑的旁边,被古建筑包围着,我有着得杨得志炮轰南阳天独厚的条件,这让我有了极强的求知。我刻意找来不少关于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书籍,包括华润雪花和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出版的“古建五书”系列,都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

  随着涉猎范围的广范,王轩愈发意识到,对中国古建筑的绝对是项时不我待的工作。“就我居住的地方来讲,和老百姓的意识比以往已经有所加强,但还远远不够。由于财力、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多一部分古建筑还得不到,有的甚至被有钱人买下然后拆了,把其中的装饰拿到自己家中作为点缀,但古建筑在离开所存在的之后,其生命力往往大打折扣。”

  正因为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逐年增多,王轩开始担心起自己身边的年轻人的想法,或许已成为古建筑的隐忧。“很多老房子里现在还住着老人家,老人家对老房子是有感情的,不会随便拆修,但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渴望住上新房,我担心再过些年,老房子很肯定会成为年轻人的拆除对象。所以,我也很想呼吁社会来这些古建筑。”

  呼吁是一方面,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记录下更多的影像,可以说是王轩认为自己眼下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他拍摄的想法不再是一味揣摩评委的心思,而是利用每一次可能的机会争取多拍些自己家乡的古建筑。“希望在这些建筑还没被拆掉的时候多按几次快门,而对自己家乡古建筑的珍视,也可以说是我参加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最大的收获之一。”

  如果说大学生王轩的作品更注重的是对建筑本身的表现的话,小学教师姜更注重的则是人居合一的那种意境。

  同样是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这个舞台,让姜获得了在摄影方面的成就感,也同样是这个大赛的举办,让姜惊喜地发现身边居然有那么多中国文化的浓厚烙印。

  去年以一幅《乐章》获得大赛一等的姜,谈起那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仍止不住地开心。“那是我在浙江采风时偶得的作品。当时经过一座,看到工人正在进行修缮。他们站在的顶上,有人提着水泥桶,有人正在装卸材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仿佛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我忍不住拍了下来。”

  古寺佛塔,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由下往上逐层收缩。塔身巍峨挺拔,透宇轩昂之态势。塔身的线条对称工整、弯曲优美,犹如一首乐章的五线谱,飞檐翘角上维塔的工人,犹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在演奏着悠扬的古乐……这是《乐章》给人直观的印象,也是古典邂逅现代时人居和谐共处的唯美之处。

  有了这样的,已有20年摄影经历的姜,会在有意无意间开始着意关注中国古建筑与现代人的“相处之道”。“关注之后才发现,其实以修缮的名义进行的‘’并不罕见,这也是让我很揪心的地方。比如我所在的江苏溧水县有座永寿塔,出于的考虑花了很多钱进行修缮,但却不重视对其真正内涵的理解,以至于修缮一新却少了古塔的古韵,实在可惜。”而这样的情况在姜采风过程中还了少数,为此,姜不禁感叹,希望修缮古建筑时力求保持其原汁原味,否则,“新是新了,味道却变了。”

  “其实古建筑真的不一定新就是好,那种古朴的感觉往往更能打动人。”今年助姜再次拿到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创意”一等的作品,名叫《眉开眼笑》。“这幅作品是在苏州游玩时拍的,当时过一处院落,发现相连的两处徽派古建筑,线条清晰简单,加上自然的黑白色,形象地勾勒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笑脸。”

  更令姜自豪的是,这幅作品并非出自专业相机,“就是用卡片机拍摄的,虽然做了些后期处理,但不得不说中国古民居确实特色明显,自身就是幅极好的画作,我只不过是发现并记录了下来。”

  而这也是林铭述比较欣赏这幅作品的原因。获得“创意”一等的五组作品《山村秋烟图》、《古老的回忆》、《水乡古镇》、《千峰古寺暮飞雪》及姜的《眉开眼笑》,几乎都是着力体现人居,尤其是古建筑与现代人的和谐美。林铭述告诉笔者,不少参赛者对“创意”的理解有偏差,“创意并不意味着要稀奇古怪,也不是说颜色必须鲜艳,或者拼接痕迹过重,主旨仍然是要表现建筑的本来面目。”

  事实上,古建筑如何与现代人愈发强烈的现代意识“合平共处”,一直是令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有识之士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现代人对居住现代时尚舒适的需求,一方面是古建筑被严重的现实。而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加强中国古建筑意识的同时,也在尝试着用镜头来寻找“人居合一”的解决之道。让在“创意”中“发现”精彩和美好。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几位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并不会过分苛求参赛者,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与参赛者进行交流,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参赛者能够在身边寻找最本色最原生态的“创意”。

  主办者说,中国古建筑如同一部凝固的史书,不仅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同时还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摄影及古建筑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在探索古建筑中所凝聚的审美趣味和智慧创造之余,也为其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尽管这份力量可大可小,但当他们汇聚在一起,或许也将成为一股关于中国古建筑与传承的强大的原动力。

  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举办,与其说是一次中国古建筑意识的慈善之举,不如说是在镜头中的寻根之旅,一场由华润雪花发起影响全民的对中国古建筑的倾听之旅。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