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冯玉斌:从放牛娃到“三最”老兵工

※发布时间:2017-8-7 14:53: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近百年的时间长河中,和建党、建军息息相关的许多故事被那些于理想与的人们珍藏、保存。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这些灿烂的历史,本报推出“烽火足迹”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近身边的老、老兵工、战斗英雄,重温经典故事。

  他,1919年出生,1938年参加八军,1941年加入中国,后因腿伤进入黄崖洞兵工厂工作,分别在兵工厂一大厂、潞城机器厂、第六兵工厂、晋东化工厂工作,1990年离休。他没进过一天学堂,进入兵工厂工作后,从一级工做起,历任领工、工长、车间主任、科研所长、副总工程师,直至成长为一名企业高级科技管理干部。他亲身了人民兵工成长、发展、壮大的伟大历程。他就是晋东公司年龄最大、党龄最长、工龄最长的“三最”老兵工——冯玉斌。

  冯玉斌出生于贫困家庭,从小随父母逃荒来到我省武乡县,当了一名放牛娃。1938年元宵节刚过,他就和两个同乡一起参加了八军,被分在129师386旅772团,先后参加了潞城神头岭伏击战等四次大的战斗。一年多后,冯玉斌在一次夜行军时不慎摔伤左腿,被安排进入黄崖洞兵工厂,从事75式步枪、掷弹筒、手榴弹的装配工作。

  黄崖洞兵工厂初期生产的手榴弹瞎火率高、爆破力弱,有时只能炸成两半,杀伤力小。“瞎弹,打不响,响了伤不了敌人,同志们有意见呀!”冯玉斌说,他和同志们一道改进了拉火帽引药,改变了黑火药的配方和混,极大地降低了手榴弹瞎火率,提高了爆破力;通过改进弹壳,使手榴弹爆炸碎片由十余片增加到了五十余片,大大提高了杀伤力,深受战士们好评。1945年,针对作战时防御工事无法开展、战士无法隐藏的情况,冯玉斌和兵工厂的同事们奇思妙想,发明了“工事弹”。“工事弹”是利用废制成圆柱状的药筒,用导爆索后能炸成足够隐藏一个战士的战壕。

  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工厂黑火药工序曾发生多次事故。的事实在:是放弃老祖发明创造的黑火药,影响国内配套军品生产和外贸任务的完成,还是另寻解决途径?正在工厂上下一筹莫展的时候,时任厂副总工程师的冯玉斌决定,对黑火药生产线进行安全技术。

  很快,这个技改课题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复。冯玉斌组织5名技术人员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找规律,开展验证摸参数。一次,在对绝缘材料进行高温改性试验时,的汗水把落在冯玉斌身上的改性剂粉尘溶解,造成他眼睛、皮肤被腐蚀,导致他数天都不能睁开眼睛,起了大水疱。家人、朋友心疼得一再劝冯玉斌放弃,但他一步也没有。三年后,冯玉斌和同事们终于设计出软化模压法自动黑火药生产线,实现了远距离隔离操作,把员工从工序中解放出来。该项目为国内首创,获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并记省级特等功。1988年,冯玉斌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章。

  1990年,办理了离休手续的冯玉斌身离心不离,继续关心支持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1992年,他和另外两名退休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完成了6寸纸壳灭火弹图纸资料,并做了大量相关基础技术研究工作。他们把无偿地提供给青年一代科技人员。“我想在有生之年再为工厂做点事情。”冯玉斌一再表示。

  从放牛娃到火线战士再到兵工厂副总工程师,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现在的生活条件就是好啊,做梦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党给的,我们应该为党奉献一切。”冯玉斌情不自禁地说。

  推荐:

  

关键词:牧童资讯网站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