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弟学妹问我如何应聘腾讯和阿里的实习生,所以打算把一些问题整理成体系回复一下,因为定下的文章结构过于庞大而时间紧迫,所以这篇文章将先行发布,之后不断更新,除了我已经列好的提纲,有任何关于交互设计应聘的问题都可以。
在开始之前我想说这个世界可没打算给我们直通车,所以如果你是打算速成交互设计师,那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你准备的,我下面码下的文字是送给有志于从事用户体验设计的设计新人。
的确,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是现在最热门的设计专业之一,作为从事该行业的学长我常常收到学弟学妹的这样的询问
首先你不用担心不是专业出身,国内院校没有交互专业,所以不仅是学弟学妹,公司的设计师包括我在内纯粹交互专业出身的设计师都很少。但你想成为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以下这些常见问题可能将是你的敲门砖。如果你确定想要将交互设计作为你的事业,那么希望以下的经验可以帮到你!
交互设计更广义的来讲应该称作用户体验设计,而各大互联网公司也是以“用户体验”来命名设计部门的,所以你应该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交互设计的一切都是围绕用户体验这个命题展开的。
交互本身就是一个舶来词,interaction,拆解来就是对action(动作)进行设计,action(动作)与reaction(动作的反馈)是构成交互设计的基本单元。平衡用户需求与商业目标,给用户闭环的服务和愉悦的体验是交互设计师的。好的交互设计应该是无形的,因为设计的重点不只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运作的内在原理。
前面说了国内没有交互设计专业,但它也是设计专业,如果你是设计系学生,你在校学习的很多设计方法可以运用到交互设计的工作中。
让我们来试着回顾一下设计学院怎样教我们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好设计?首先你要进行行业调研与用户研究,接下来要进行痛点挖掘和需求洞察,根据洞察你去重新定义一个产品,接下来才是设计的部分。其实交互设计也是符合这套设计流程的,不过在每一个流程的节点你的关注点和产出物可能会有相应的变更,比如在用研和洞察阶段,你要综合考量用户需求、商业和技术可行性,如果你是在一个设计团队中你还要考虑设计规范让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具有一致性,在不同的平台上你的设计有什么相应变化如果你不是一个设计专业背景出身的学生,最好的学习手段就是能够在企业中从事真实的项目,和我一起工作的产品经理、设计师专业背景是很丰富的,我们的职业生涯都是从互联网企业中实习开始的。
交互设计的学习是建立一套专业体验设计流程的过程,它不仅仅你的表现能力,还对你的同理心、设计心理学、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高要求,如果你想系统的你现在就应该开始有意识的在这些方面训练自己,同时学习交互设计相关的书籍,《设计心理学》《用户体验要素》《创造突破性产品》都是交互设计书架里的必备,除了专业理论你还需要去读读国内外设计团队的一些著作,了解设计的方法是怎样从工作中提取又运用到更多设计工作中去的,比如Medium上Google、Facebook设计团队的文章,国内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的著作(腾讯、阿里、网易的设计团队都有出版)。
这里要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企业对交互设计实习生这个职位的职业,第二是不同业务线对交互设计擅长范围的要求。
下面两张图是腾讯和阿里校招的交互设计岗位描述,作为初阶交互设计师,可以看出企业聚焦在需求洞察(用户研究)、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设计表现力(优雅完善的设计方案)、创新能力这几点上,都是聚焦在执行力上的,作为应聘者首先不能在这些能力上有短板。
交互设计师虽然是同样的职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业务的不同所以区别很大,这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点了解业务线对于交互设计师的职业。
举个例子,在鹅厂有多个事业部,你在选择意向时有了解过各个事业部的业务线吗?SNG(社交网络事业部)旗下是QQ、音乐、P图、等面向95后年轻人的社交产品,IEG(互动娱乐事业部)专门做游戏,WXG(微信事业部)除了微信,还有微信读书、企业微信、QQ邮箱等等,这些产品线差异还是很大的,你有了解过并判断过自己的擅长吗?记得网易游戏来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成功应聘的同学当场引经据典地构思了一个中世纪游戏。还有阿里群面的时候,我们组设计的公益平台会考虑怎样和现在阿里的产品线对接。这些具体业务的知识储备你有准备好吗?如果你现在还没准备,我希望你首先要在选择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业部,再对事业部中的产品多多体验分析,能提出自己的优化就再好不过了。
第一轮笔试:线上或者线下笔试,线上笔试通过率高,线下笔试因为成本高所以相对严格通过率也较低。
第二轮群面:不是所有的设计面试招聘都有这一步,阿里是有的。一般来说十人一组限时设计,也有可能多组PK。群面往往分工明确,找准自己的定位,如果不是有超凡领导力不用非要抢着当组长。
第三轮一面:我们常说的技术面,这一轮面试官一般是设计组的组长,主要是讲述你的设计作品,面试官会根据公司的产品、设计理论、设计趋势出题,还有的面试官会当场让你设计方案。
第四轮二面:进入二面的面试者数量大大减少,这个时候面试官往往是设计总监。不仅是设计能力,设计总监往往会与你讨论更多性问题。很多时候总监会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也被人称为压力面,在最后的对决中,的是面试者的综合素质。
第五轮hr面试:如果进入hr面试一般来说就是最后的“谈判”阶段,hr不会跟校招实习生讨论过多的薪资问题,大多集中在公司文化与职业规划上。
现在互联网公司应聘者人数动辄成千上万,所以腾讯阿里这些大公司都会设置笔试。这三家的笔试我都参加过,阿里百度是网上统一笔试,腾讯是线下面试,今年也改成了线试。阿里的笔试虽然出的题有点超纲(没有聚焦在设计上,反而是很多网页术语),但是阿里的笔试通过率很高,基本上答完题就会让你过。腾讯的设计笔试实在线下院校里办的,整体来说比较像考试,监考比较严格,通过率较低,我们学校参与了几百人,通过率不到10%,竞争很激烈,不过今年腾讯改成了线上,通过率应该高很多。
笔试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主观议论题(对产品或行业趋势做议论)、主观设计题(针对某产品或功能设计流程及界面)。
设计趋势:iOS10、material design、流行色等设计趋势,这些内容在互联网上常见(推荐一个设计:SDC设计师网址 学设计从这里开始!)
行业热门:当年的互联网热门的产品、趋势。我面试的那一年根据滴滴和微信红包这两个热点延展出很多考题,比如LBS技术在那些产品上应用,比如QQ红包怎样玩出新玩法等等。今年的热点应该聚焦在共享单车和人工智能上,我们来猜想一下:共享单车会涉及线上下互动、摩拜在小程序的应用、共享经济的其他形式人工智能会涉及对话式交互界面、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推荐设计、人工智能在家居中的应用(可以参看GoogleHome)
本公司业务拓展:当年的主观题很多情况下都是和公司当年的新业务或者热门产品挂钩的,你可以关注下各公司在力推的战略性产品,比如阿里腾讯都在力推的云产品。
设计的实习应聘最看重的还是作品,而作品集是设计师最主要的展示手段。作品集应该随着设计师的成长不断更新,作品集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作品集文档,还有设计师会有个人网站或者上传到公共设计站点(Behance、站酷等)。对于交互设计实习生,作品集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逻辑性:每个项目都应该是从始至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逻辑性,无论是一个大的概念项目,还是一个小的优化点,都需要前后的联系,在你的讲述中也应该把你所有的用户研究、需求洞察、行业调研与你的设计有逻辑的对应起来,这对于交互设计师至关重要。
作品质量比作品数量重要:一般来说,作品集中不宜超过4个项目,重点项目最多2个,面试官时间有限,你应该把最好的作品展示在前面。
考虑观者角度:很多人的作品集我拿到的时候没有项目背景、没有时长,这样的作品集某种程度上是对观者不友好的,在讲述作品前,应该以概述和关键词的方式让面试官能了解这个项目的简要信息。
诚实:你作为一个学生,不能产出很多系统完整的理论是很正常的,所以你在引用学术资料是一定要注明,如果你是临摹的作品也一定要注明出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你知道的这不仅仅关乎学术诚信!
作品集形式:形式一般来说公司都会注明,但是有几个雷区不要踩:一个是不要打包一堆图片,请集合成pdf文档,如果pdf文档过大可以使用这个网站压缩(。其次尽量在作品集上注明你的姓名电话学校等基本信息。最后我常常收到邮件就是一个附件,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摘录一点基本信息和作品概要在邮件里,让面试官即使在地铁里也能关注到你的邮件。
网上很多面经,但是怎么说呢,二八原则吧80%的成功来自于20%的核心能力,你要知道面试的核心矛盾在于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你的作品是否优秀。热爱程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你可挖掘的潜力,毕竟应届生都是公司的“亲生儿女”,日后也会投入大量精力培育你,所以当然希望招到是热爱公司文化和专业的学生,那关于这点需要大家好好地问问自己。第二点关于你的作品已经在第六点讲过了。
那如果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真正有用的面经首先就是放松,无论你可以准备到什么程度,把你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即可。其次你应该在短时间内冲刺了解公司相关产品和设计趋势。最后你可能要好好回想一命中那些那些难忘的经历,因为以我的经验来说,不管怎么面最后都会聊到人生观这个大话题上,这真的要看你的人生经历了
前期快速了解项目:一般来说,项目组让实习生在一周内体验产品并输出体验报告,这是为了让新员工快速了解项目。作为整个公司,会有相应的实习生入职培训,是关于公司文化以及公司行政相关问题的。
中期接手短线需求:这个时候你需要开始和产品经理以及开发人员对接合作,但是需求的性质会集中在优化体验、功能完善等方面,每个小问题都可能是你的领导对你的考察哦。
后期设计完整需求:当你的能力达到基本职业需求时,你会接手到需要你完整负责的产品需求,比如设计一个新功能,策划一个运营活动,负责一个产品的概念开发,这个时候往往是整个产品的大作战,除了要具有设计执行力,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发挥设计师在产品中对用户体验的把控力,即使是领导与前辈沟通,毕竟这些关键性项目可能就决定了你的去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