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2019那些工业设计中的小趋势!

※发布时间:2019-1-13 0:31:0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19年1月1日或许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只不过上一个周末略微有点沉重;我只不过是在享受周末,怎么突然就跨年了?

  但是对于自人来说,2019年1月1日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凌晨罗振宇的跨年落下帷幕;另一个就是高晓松微博宣布自己的谈线岁生日前将会彻底完结,《晓说》更是4月自此一别,后会无期。

  对于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南慕容罗振宇”“北乔峰高晓松”,罗振宇的“小趋势”无疑是站在一个创业者的角度给大家猛灌鸡汤,“酒不醉人人自醉”;高晓松的“小团圆”虽然唏嘘,但也印证了他的那句“前半生说了太多话,五十之后尽量少言”。

  作为自行业的两位集大成者,高晓松把兴趣做到了极致,罗振宇也把知识付费搬上了台面;前者固然“高风亮节”,但后者也算是“自成一派”;高晓松在《晓说》中“洗白”了自己,收获了无数拥趸;罗振宇也通过《罗辑思维》招安粉丝无数。

  两个人都做着同类型的播主,上过同一个节目,而且,罗振宇还曾亲口说《罗辑思维》是在《晓说》的影响下才诞生的;相比而言,高晓松理想化了许多,罗振宇则是更接地气,但也正是后者锲而不舍把“知识付费”做成了一门生意,而且他主动拥抱商业化,为知识付费定下了不少规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振宇比高晓松更加适应这种互联网生活。

  聚焦到今年罗振宇的跨年,相比于2017年的阳光,2018年总有些阴郁;2017年罗振宇提到了动车组、热带雨林、比特化、拔河、终点站、枢纽这六个脑洞和一种人生算法;2018年罗振宇提到的却只有小趋势和非共识;从P到飞马、从快手到猫砂,从比特化到拼多多……鬼知道,这一年罗胖经历过什么?

  当然,对于像罗胖一样“做事的人”,像他一样的企业家,不管小趋势有没有被夸大,我们仅仅只是独善其身,闭门造车是不够的,发现寒冬中的“小趋势”还线年每一个幸存企业的必备素质。

  至少在面对整个经济低迷的大,通过敏锐洞察、贯彻执行,通过一点点细微的改变、积极的行动来改善自身,乃至带动整个行业的处境,总是百利而无一害。

  自从2017年12月3日第一季第一期故宫博物院看门人带来的《千里江山图》开卷以来,《国家宝藏》就和国宝、守护人、守护一起“深入”,每一件国宝的出现、每一个国宝故事的演绎,每一次国宝守护的宣誓似乎总能打通我们的“任督二脉”,够我们“惊喜”上下五千年。

  而这之后,围绕故宫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以及《上新了·故宫》《我是故宫员》等等这样的电视节目。

  先不说这种文艺类型的综艺节目本来就是把“古文化”打包,然后在新时代用新科技打造的一种新(文化)产品,它经历过一套全新、时尚,先进的工业流程,才有了现在的“质感”,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传承和发扬。

  去年12月份甚至还因为一款故宫口红售罄而引发了一张“宫斗”,可见消费者之热忱以及故宫人的热心。

  今年伊始,恰逢“数字丝绸之”一周年,敦煌研究院更是与腾讯文创合作,并联合洛可可· 洛客文创设计团队和羿唐丝绸品牌打造的敦煌文创产品,为吸收更多年轻人的创意与想法,敦煌文创丝巾特别推出了DIY设计款,让年轻人通过数字化平台DIY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

  其中含有从敦煌壁画中提取的较具代表性的 8 大主题元素和 200 多个壁画细节元素可供选择,用户完成 DIY 设计后还可下单定制实物丝巾。此次敦煌丝巾售卖的所有收入将会投入到敦煌莫高窟 55 窟的数字化修复。

  我们在通过“文艺复兴”再创作有内涵的产品之时,文化的粘黏性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D&G!

  Quetzal Lamp 是一款可改变光线方向和颜色的台灯;它的灯罩由 30 个装在照明底座上的纸翅组成,表层的挡板会随着人手的抚摸改变朝向,从而改变光线的方向,同时通过抚摸也能改变光的颜色,所有灯光的变化都依赖于人和灯的直接接触,是一种很有趣的交互方式。

  右侧两张示图是Bookniture ,它凭借折叠纸张承受大量压缩应力它像书一样厚,也像光一样轻;打开书本后,只需将盖子锁在一起,然后在放一个圆形垫子,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奥斯曼凳子,甚至是一个相当漂亮的边桌,它最多可以承受高达1100 公斤的负荷。

  这两种类型工业设计并没有在材质和上有多大的突破,但是在设计中却加入了人机“交互”这一过程,它们不一定要在造型、材质上下多大功夫,只需要一点点有温度的“奇思妙想”,简单地操作之后就能获得满足感,而且还考虑到了美观和便捷属性,可谓是更有“温度”的设计。

  外国意味小哥 Cristian Marianciuc 把千纸鹤玩的出神入化,他酷爱折纸鹤,原本只是爱好,觉得没意思,于是就在2015年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连续100天,每天要折一只不同的纸鹤」;但是100天过去小哥哥却继续,365只依旧吓不住他,那就1000只。

  虽然一千个纸鹤只是时间问题,但小哥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只都要不同,虽然很难办,可是他不愿意,于是每天去想怎么样折出不同的纸鹤,就诞生了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

  这位日本画家非常喜欢金鱼,并一直致力于在日常物品上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他的创作以丙烯酸和树脂为墨,测试你的前世今生以竹帽、木杯、碗等为纸,创作出了很多让人难辨的作品;用环氧树脂画出装水的塑料袋子的效果,用丙烯酸颜料画出金鱼的效果,两种材料相互交叉,共同表现出鱼在水(袋)中游的立体感。

  如果说深堀隆介和Cristian Marianciuc 的极致“设计”都不能叫你“震撼”的话,那么美国设计大神beeple:每天练1报,迄今为止4000多天,接近12年的创作能否让你“”。

  而这,或许就是未来我们在与人工智能的较量中能脱颖而出的“幸存者”,这种有“自律”的设计值得每一位设计师学习。

  但是由于品牌跨界,强强联合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成功,所以2019年它依旧只能算是一个“小趋势”,它们只能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中。

  2018年11月28日的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MIDC),小米和宜家“官宣”,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最快今年12月,用小米APP和小爱同学就能控制宜家的智能灯。

  12月3日,深泽直人和淘宝心选合作,推出了8款新品,专门为中国美学爱好者,打造一系列日用品——「生活」。

  巴西年轻设计师 Pedro Venzon 擅长利用家具形式来探讨其国家背后的历史语境,他感兴趣的是如何通过极简主义外观重新审视其历史内部的复杂肌理与原始印记,他的作品常常围绕巴西殖民地历史、教艺术、等课题展开。

  这款命名为 “Tríptico Inme” 的凳子组合由三件造型迥异的几何物木凳组成,三件雕塑分别为 “Anca”、“Coito”、“Teta”,各自拥有不同的几何零件。

  三件雕塑的葡萄牙语 “Coito”、“Teta”、“Anca” 的含义分别对应为“”、“乳房”和“臀部”,源自 Venzon 对于曾作为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在殖民历史下的反思与想象,其内容包含了殖义、教及禁欲主义。

  “我将这三件雕塑看作惩罚性装置,像是有罪的身体,如同殖义离去后还未消散的幽灵,” Venzon 提及作品的灵感时表示。

  但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是把历史好的一面,关辉的一面,能够激起民族自豪感的一面投影到现实;但“历史投影”专注的却是历史上的一面,就如同光和影,回望历史,我们更该可观的看待历史。

  尤其是当下驳杂的社会,不能让年轻人只能在“抗日神剧”中自嗨,也对他们在战争博物馆之外“深思”抱有过大期待,我们也需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铭记那段“晦涩”的历史。

  抖音上经常有“大师在流浪,在”这样的论调,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它却反映了部分国情:中国的艺术却是囿于一小部分圈子,部分“大师”更是完全和人民群众脱节,反倒是那些“流浪”在民间的艺术更能打动。

  图示 Vrailler 是一款易于使用的盲文打印机,体积小,可以放进口袋,更重要的是,价格实惠。它使用穿孔石板和一组销钉,用户可以将其放入基础石板中创建凹痕。

  当你把的石板和中间的石板压在基础石板上,压痕就会在纸上转换,从而得到印刷盲文。这些可以用来创建姓名、标签,甚至是名片。你可以在 Vrailler 上打印多个图钉,一旦你设置了引脚的形状,Vrailler 就可以为你打印盲文,而无需使用任何电力或电池。

  除此之外,前段时间微软为残疾人士重新设计了 Xbox 手柄,耐克专门为身体不便的爱好者重新设计了篮球鞋……当下设计越来越强调其易用性,也有人称之为包容性,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使用的设计;但是在国内却很少看见这样的设计。

  但是随着中国从消费升级的第三阶段进入第四阶段,仅仅只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个性化是不够的,我们设计的产品还需要给消费者带来上的“富裕”感。

  就像我们在2018年的文章《弱者/细节/未来,“好”东西应该为谁而设计?》中说的:为“‘弱者”设计,不只是生活上的弱者,还有在现代工业碾压下即将的手艺和工艺,它们或许会落后,或许会落时,但相信在前沿科技封装之后再度的它们一定能够焕发出更闪耀的光彩。

  就像罗振宇说的,2019伊始,这一场寒冬未必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凛冽”;我们可以通过目之所及的“小趋势”来打穿寒冬“坚冰”以及行业“天花板”,而这就需要我们敏锐的嗅觉,深刻洞察用户和市场的需求,并为之奋斗。

  换而言之,其实被资本裹挟发展过快的互联网经济被当头棒喝,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的重心可以重新回归到“制造业”,这样在我们迎接第五次工业——AI时代的时候才不至于“头重脚轻”;未来当然需要想象力,当想象力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之上的未来。

  幻梦邪魂,微信号:wanyidongx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每一次输出至少都有一次有价值的思考。

  这个趋势放到哪一年都可以,我7年前刚入学学工业设计时,讲的也是这些。罗振宇有一个我觉得说得很好,不只要有抽象的能力,也要有还原的能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以产品经理、运营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平台,集、培训、招聘、社群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人和运营人,成立8年举办在线+期,线+场,产品经理大会、运营大会20+场,覆盖北上广深杭成都等15个城市,在行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平台聚集了众多BAT美团京东滴滴360小米网易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和运营总监,他们在这里分享知识、招聘人才,与你一起成长。

  本文由海南柴油发电机组 www.hnjqc.cn整理发布

关键词:设计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