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死因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汇集的一个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讲,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其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来界定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从发展来看室内设计相对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开设艺术设计时,通常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
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自从我国高等院校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也就相应增多了,而就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在第一学期往往都是开始一些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忽视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没能很好的在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而是单纯的强调完成作业,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大一前期安排例如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同时,应适当安排一些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既能将艺术专业与绘画专业区分开来,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的学习打下的基础。
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艺术专业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要以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为引领,构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为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的,需要重新结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教学方略上突出大的课程方向,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弱化单一性: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合二为一,成为设计基础。主要解决二维空间的问题;强调素描与色彩的共性和统一性,分而不离,区别在于表现因素上的多少。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画面的结构问题,注意表现的丰富性和学生的特点。
(2)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明确:增强课题意识。将课题始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师生双方面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设计基础。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内容上的延承与变化,避免片面的解决问题,没进一步加强点、线、面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表现力度,突出画面的结构意味;设计素描。基础中的基础,在设计基础为能迅速进入这种状态提供了先决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画面的经营之中,点线面、黑白灰、节奏、韵律成为画面主导的形式因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素描的本质含义,避免为形式而形式。
艺术设计教育是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个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顺利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度,并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