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发布时间:2018-4-18 19:38:5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写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文章。它是第二学段习作的“写人类”文章地延续和提升。要求学生在较全面了解、搜集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有个性地表达,真实、具体、生动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喜欢社会实践与人沟通交流的态度。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的形式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喜欢“观察生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 、了解家乡名人的特长和奋斗历史,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能真实、详略得当地写出来。

  3、通过与名人的亲密接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1、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访问名人的活动中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1、指导学生拜访调查身边的名人,并做好访问记录,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上机、录音机等留下有关音像资料。

  一、谈名人,丰富线)我们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至今出了许多的名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在不同行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一提起他们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名人呢?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可以是古代名人,如:墨子、孟尝君、鲁班、毛遂……也可以当代名人:、李景……可以是自己村里的致富能手,也可以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班里的同学。)

  (3)教师小结:是啊,大到国家领导人物,小到街头的手工艺人,村里的“种田能手”,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邻居,只要有特殊才能的,都是名人。正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设计简析:通过谈话,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学生对“名人”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使“名人”不再遥远,使习作“平易近人”。)

  我们只有走近家乡的名人,亲自拜访、调查了解身边的名人,名人的形象才能呼之欲出,我们自己眼中的名人才是真实生动的。如果走近名人,你最想了解他们的什么?

  (5)学生组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生活,寻找、了解或拜访身边的名人,主要了解名人的事迹。细心观察,并做好活动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图片或,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活动经历和感受,选择“名人”最突出的事迹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绍资料,并配上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家乡名人资料库”。

  (设计简析: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凡是学生写自己熟悉而有体验的生活,他们一般都能写得有血有肉。因此作文指导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在实践中学会“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内容生动,感情真挚,形式活泼,才能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

  课前同学们已经访问、调查了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的同学对采访的内容做了文字记录,有的同学还对采访的内容录了音,留下了照片。为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名人的事迹,同学们积极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你们如蜜蜂一样采了许多花,为酿出香甜的蜜做了充分地准备。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看着你们丰硕的,老师线、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收获。

  介绍形式灵活多样:可用图片、、录音展示,也可以是文字介绍、模拟表演展示……,可以是对名人的整体印象,也可以是你最想让人了解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仪投出资料。)

  对于学生口头介绍名人的情况,教师相机引导评议,并作适当提示和小结,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初步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领。

  (设计简析:在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中,既给每个学生展示访问收获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劳动的快乐,也在交流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完成了”由说到写”的过渡,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通过访问或查找名人的资料,我们已经搜集到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但我们在写家乡名人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的运用所得的资料,那么我们要怎样写好名人呢?再看看《习作6》的要求吧!

  通过审题,你认为本次习作要围绕哪些方面去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说一说。(学生交流自己的审题所得。)

  要写“家乡”的“名人”。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有“突出业绩的能手”,也可以是“品质优秀,被广大的人民群众热爱拥戴的人”……要用“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

  (设计简析:审准题意,是习作立意的基础,也是在习作教学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在审题教学环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把“抽象”的语言读“具体”,把“简短”的要求读“丰富”,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有可循,有话可说。)

  1、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比如6单元的课文就记叙了中外名人的事迹,有巴金、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想一想: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1)明确中心。寻访家乡名人的成长足迹,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闪光点,要表达出自己眼中的名人形象,确定要表达的中心。

  A、内容:“名人”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故事也很多。那么,怎样表达闪光点呢?就要选取最让你的,最吸引你的事情,来凸显名人特点。

  C、道出真情。在讲述“名人”事迹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心灵接受洗礼的时候。在习作中,我们要随时道出我们内心的,写出对家乡名人的敬佩之情。

  (设计简析:教材中的课文是语言的典范,引导学生把习作与阅读相结合,去发现和把握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语言表达方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在习作中,能为学生抽象的语言思维引线搭桥。通过搜索、筛选、提取、加工相似信息或相似模式,进行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的构思运作,能使阅读和写作起到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效果。)

  1、请同学们提起笔来,选取一两件事快速表达出你心目中的名人形象。再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思,一气呵成。

  学生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修改字词句,做到文通字顺。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习作目标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

  (1)文章三分写,七分读,希望通过你声情并茂地朗读,给自己的作文增添更亮丽的色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2)学生自荐的习作一般是他们认为比较满意的,在作品中一定有不少的闪光点,在师生评议的过程在要挖掘优点,并把它放大,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也给听者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不怕作文。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的习作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简析: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作文生命,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是养成良好文风的要求。对照本次习作“通过印象深刻的事情表现人物特点”的训练目的,引导学生对习作自评自悟自改互改,在评价中学会取舍,学会鉴别什么样的习作才是好的作品,以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设计简析:享受成功是学生热爱写作的动力,在展示栏里展览图文并茂的习作既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又能够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有更多的收获,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谈起我的家乡河南,除了要讲些土特产外,还要介绍一些的名人,杨靖宇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杨靖宇将军,原名性马,名尚德,1905年生于一个河南的农民家庭。他一生忠于党,是中国伟大的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身高1.93米,是中国人里罕见的高个子;又因其语言天赋,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关东大汉。曾经有一篇纪念诗文是这样称赞的:关东杨靖宇,豫府马骥生;壮矣殉国殇,雄哉铁干城。断粮仍驰骋,孤胆凭纵横。四岛岂亡华?白山志雄风。的确,杨靖宇将军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我每每阅读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时,每一次我都会被这个镜头所打动:

  在杨靖宇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敌人满山满谷,杨靖宇率队掩护,由机枪连开,生生撕开一条口子。在摆脱敌人纠缠时,大家都冻僵了。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的烤一烤,给大家取取暖,那该多好啊!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就是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也没法挖,他们只能吃树皮。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部队已经向杨靖宇逼近了一百米,五十米,最后完全包围了他。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射击。交战20分钟后,有一弹命中其左腕,杨靖宇继续用右手作战,几分钟后,杨靖宇将军壮烈了。事后,敌军为了寻找红军能顽强在雪地中战斗的原因,把杨靖宇的尸体解剖了,结果惊奇的发现:杨靖宇的肚子里全是树皮之类的,没有一粒粮食,杨靖宇也因此闻名天下。

  每当看到这些感人事迹,我的心就会为之一颤,为杨靖宇将军的感到惋惜,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我为我的家乡所骄傲,为中华民族有杨靖宇将军而骄傲。

  

币安app官网下载